竞争法和商标法中的临时禁令
除警告函外,若收件方未回应或回应不充分,初步禁令是强制执行禁令救济、信息披露或销毁请求的关键手段。此举能有效遏制侵权行为。
工业产权领域适用初步禁令的典型情形包括:
- 商标法:未经授权使用品牌名称或标识
- 竞争法:竞争对手使用误导性或虚假陈述进行广告宣传时。
- 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发布或传播照片、文本或设计作品时。
什么是临时禁令?
临时禁令是法院的紧急裁决。法院通常会在数小时内或次日作出裁决。
特别是在竞争法和商标法领域,临时禁令是快速制止侵权行为(例如停止使用该商标进行广告宣传)的常用手段。
临时禁令最初只是暂时的规定。但如果对方提交所谓的最终声明,承认该决定是最终决定,那么法律纠纷就可以结束。
条件是什么?
法院要颁发临时禁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禁令要求:必须确实存在违反竞争法或其他法律的行为。
- 禁令理由:必须存在特别紧急的情况,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因此,申请人必须向法院提出令人信服的陈述和证据,证明存在违法行为,且必须立即予以制止。
从申请到最终申报
任何希望获得临时禁令的人士,必须向管辖区域法院提交申请。法院随后将审查是否满足颁发所请求禁令的条件。该决定既可在未事先听取对方陈述的情况下作出,也可在听取简要陈述后作出。
若法院认定申请合理,则颁发临时禁令。该禁令首先送达申请人,申请人须确保将其送达对方当事人。禁令自送达时起立即生效。
反之,若法院认定申请缺乏依据,可直接下令驳回,或指定口头听证日期。听证中将听取对方陈述,并给予其补充论证的机会。
随后可启动所谓的终局程序。此时申请人将要求对方通过终局声明接受临时禁令作为最终和解方案。此举类似于警告函,旨在尽可能避免后续诉讼程序(即本案中的诉讼或主程序)。
关于初步禁令的正反双方论点有哪些?
初步禁令的优势
- 可快速执行索赔请求。
- 在商标或竞争法侵权事件中提供即时保护。
- 若初步禁令获准,对方当事人须承担法院及律师费用。
初步禁令的劣势
- 若申请被驳回,法院费用及律师费由申请人承担。
- 若对方提出异议,可能因口头听证延长程序并产生额外费用。
- 若初步禁令获准,被申请人亦可要求申请人于特定期限内提起主要诉讼。
收到临时禁令——你该怎么办?
收到初步禁令后应立即采取行动并仔细审查禁令内容。首先需确认所陈述事实是否准确,以及是否确实存在违反竞争法或商标法的情况。
即使您打算申请临时禁令,也需迅速行动——部分法院规定,自收到侵权通知函后,从知悉侵权行为至提交申请的时限不得超过四周。
作为知识产权法律领域的专业律师,我们可协助您制定恰当策略。关键决策点在于是否提交最终声明。我们将就相关机遇与风险提供全面咨询,旨在避免不必要成本,为贵公司争取最优解决方案。